琥珀
“中药传说(..)”
!
琥珀
药材来源
为古代松柏科、豆科植物的树脂,埋于地层年久而成的化石样物质。
通常年龄大于1500万年。
主产于辽宁、河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以血红色、黄棕色或暗棕色、近于透明、质松脆、断面平滑、具玻璃样光泽、捻之即成粉、无臭、味淡、嚼之易碎无沙感者为佳。
别名异名
血琥珀,血珀,红琥珀,光珀。
传说故事
传说一:
相传三国时期,东吴孙权的儿子孙和,不慎用刀误伤了心爱的邓夫人,面颊部伤口很大。
医生就用琥珀末、朱砂及白獭的脊髓等中药配成外用药为其敷治。
邓夫人面部的伤口被治愈后,不仅不留疤痕,反而显得白里透红,更加娇艳可爱。
从此,琥珀又成为古代妇女“嫩面”
的常用之药。
传说二:
传说唐代大医药家孙思邈远出行医,途经河南西峡,遇一产妇暴死。
在埋葬时,他见棺缝中渗出鲜血来,断定此人可救,便叫死者家人急取琥珀粉灌服,又以红花烟熏死者鼻孔。
片刻,死者复苏。
众人皆称他为神医。
孙思邈道:“此乃神药琥珀之功也。”
琥珀为枫树、松树等的树脂埋藏地层中经多年而成的化石,主产于云南、广西等地。
其功效有镇惊安神:用于惊悸、怔忡、健忘、多梦、失眠、癫痫等症,可与朱砂、南星、茯苓、远志、菖蒲等同用,如琥珀定志丸、琥珀寿星丸等;利尿通淋:用于小便癃闭以及血淋、热淋、砂淋等症,常与其他利尿化瘀药同用,如琥珀散;活血化瘀:用于妇女血瘀气滞、经闭不通,可与当归、莪术等同用。
【功能主治】
镇惊安神,散瘀止血,利水通淋,去翳明目。
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
【本草考证】
《雷公炮炙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