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传说txt > 钩藤

钩藤

目录

“中药传说(..)”

钩藤

药材来源

为茜草科植物钩藤、大叶钩藤、毛钩藤、华钩藤或无柄果钩藤的干燥带钩茎枝。

钩藤、大叶钩藤、无柄果钩藤主产于广西、广东等地;华钩藤主产于广西、贵州等地;毛钩藤主产于福建、广东等地。

以双钩、茎细、钩结实、光滑、色紫红、无枯枝钩者为佳。

别名异名

吊藤,钩藤钩子,钓钩藤,莺爪风,嫩钩钩,金钩藤,挂钩藤,钩丁,倒挂金钩,钩耳,双钩藤,鹰爪风,倒挂剌。

传说故事

据《红楼梦》所载,薛蟠之妻夏金桂不听薛宝钗好言相劝,借酒发疯,大吵大嚷,气得薛姨妈怒发冲冠,肝气上逆,“左肋疼痛得很”

,宝钗“等不及医生来看,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母亲吃了”

,“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

薛姨妈“不知不觉地睡了一觉,肝气也渐渐平复了”

近代医家也多用钩藤治疗肝炎患者的心烦意乱、性情暴躁、左胁疼痛,同样取得良好疗效。

钩藤又名莺爪风,在叶腋处有弯钩,故名钩藤,以带钩茎枝入药。

钩藤入药最初的文字记载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名医别录》。

但古代医家认为其气轻清,故多视为小儿的专用药,正如陶弘景指出:“疗小儿,不入余方。”

后世中医学家不断拓宽它的应用范围,现已成为内、儿、妇科的常用药。

【功能主治】

清热平肝,息风定惊。

用于头痛眩晕,感冒夹惊,惊痫抽搐,妊娠子痫;高血压。

【本草考证】

《名医别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