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药传说txt > 藜芦

藜芦

目录

“中药传说(..)”

藜芦

药材来源

为百合科植物黑紫藜芦的根茎及根。

主产于江苏、安徽、浙江、四川、云南、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等地。

以根茎肥壮、干燥无杂质者为佳。

别名异名

葱苒(《神农本草经》),葱葵、山葱、丰芦、蕙葵、公苒(《吴普本草》),葱苒(《广雅》),梨卢(《本草经集注》),葱炎(《名医别录》),葱白藜芦、鹿葱(《本草图经》),憨葱(《儒门事亲》),旱葱(《山东中药》),山棕榈(《农药植物手册》),山白菜、芦莲、药蝇子草、山苞米(《辽宁经济植物志》),人头发、毒药草(《四川中药志》),七厘丹(《南方主要有毒植物》)。

传说故事

金元时期名医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记载有这样一故事,有一妇女自幼得了风痫病,并日渐加重。

严重时每天要犯十几次。

有一年遇上了荒年,只好到地里挖野草充饥。

她在田野中见有一种好像大葱的草,就采回蒸熟饱吃了一顿。

到后半夜忽然感觉腹中难受不安,吐出许多黏稠如胶样的痰涎,接连几天,吐出的东西大约有一二斗。

同时浑身出汗如水洗,非常困倦,自认为难以活命了。

谁知三天后,不仅身体渐觉轻健,多年所患之病也好了。

她拿所吃的“葱”

去问别人,别人告诉她说这叫“憨葱”

,就是药书上的“藜芦”

俗话说:“怪病多生于痰。”

这则故事中的病例,虽属一次不自觉的偶然巧合,但从中可以看出中药藜芦对于治疗痰饮所致的怪病是有一定奇效的。

【功能主治】

涌吐风痰,清热解毒,杀虫。

用于中风痰壅,风痫癫疾,黄疸,久疟,泻痢,头痛,喉痹,鼻息,疥癣,恶疮。

此外,以本品研末外敷,有灭虱功效。

【本草考证】

《神农本草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