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
兵车行
杜甫
车辚辚,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
耶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
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
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
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
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
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
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
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
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
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
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
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题为杜甫自创,属《新乐府辞》。
◎行人:从军的人。
◎点行频:频繁点兵出征。
◎防河:玄宗时调兵驻扎河西一带,设立军防。
◎营田:驻扎的军队进行垦荒屯田等工作,称为“营田”。
◎山东:华山之东。
◎无东西:辨别不出东西方向,形容庄稼不整齐。
◎长者:尊称。这段话是征夫对诗人说的,所以是尊称诗人。
◎敢:岂敢。
这首诗写的是被征从军者的难言之痛。诗人在大道上,偶遇了被征召入军的男儿们与父母分别、哭声震天的场景。诗人上前询问他们为什么难过,他们回答诗人道:有的人十五岁上下就被派去守河套,到了四十岁还要去屯田,当初入伍,里正亲自为他们裹头壮行,到后来头发都已花白,还要戍边。朝廷穷兵黩武,边疆战事不断。民间的男子都参了军,而越是善战能吃苦的男儿,越是被四处驱赶,无休息之日。导致粮食也不能好好耕种,等到要收租了,也没有东西交租。诗的最后几句,写鬼哭“啾啾”,想象奇异,更给诗歌增添了阴郁凄惨的气氛。
诗中揭露的是唐朝的黑暗面,却假托是汉武帝时,一方面正如诗中所说“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借汉说唐成了唐诗的惯例,较为婉转;另一方面,也给诗歌带来了历史厚重感。
诗中说到“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和《长恨歌》里说“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很相似。今天看来,男女应该是平等的,即便是诗人认为正常的重男轻女也要不得。这些唐代诗人并不是要在男女问题上做文章,他们的本意是突出朝廷当权者的昏庸给民间秩序带来了不自然的影响。毕竟,为了一夜飞黄腾达而重生女,和为了怕儿子枉死边疆而怕生男,都是不正常的社会现象。
宋·李公麟
丽人行(局部)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相邻推荐:空军武器大百科 古代美食评论家 古代女子生存指南 抱天揽月传 外挂修炼系统 实用小儿骨科学(第3版) 沈渔邨精神病学(第6版) 覆雪归春 穿成女配决心好好当团宠 超可靠的洪荒小师叔 这个大明太凶猛 镯铃 变异成最强生物的老婆你们喜欢么 圣世巫医 lol神的归来 游戏从被全服追杀开始 篮坛第一补丁 人间富贵花的日常 曾国藩全书 团体心理咨询与治疗
好书推荐: